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更多
学部组织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干酪根是页岩油气的主要母质,其分子模型构建及熟化机理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基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赵亚溥研究团队前期针对珍贵的深部页岩样品,基于大量实验及计算,构建了目前国际最大的干酪根分子群,建立了干酪根的时间-温度-成熟度关系[Global Challenges 3, 1900006 (2019);Fuel 278, 118264 (2020)]。由于干酪根具有分子量大、官能团多样等特点,导致干酪根结构模型重构中存在“组合爆炸”难题,理论存在的干酪根构型数目是一个远大于5n/4的数字(n为碳原子数)。传统构建方法通过大量实验和试错探索合理构型,效率较低,限制了干酪根化学-力学性质的进一步研究。
近日,赵亚溥团队采用机器学习结合实验数据的方法预测干酪根组分及其结构特征。在课题组前期分子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结合深部页岩干酪根实验数据,构建了超过10万组可靠样本库,为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智能化构建干酪根模型提供了数据保障。经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干酪根骨架结构预测准确度达到96.1%(图1), 对干酪根类型特征的预测准确度约为90%(图2)。此外,采用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干酪根成熟度也十分准确。
研究表明,机器学习方法在干酪根组分预测和特征分析中性能优异,为智能化高通量建立我国干酪根分子样本库及化-力性质分析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以Predicting the components and types of kerogen in shale by combining machine learning with NMR spectra为题,发表在Fuel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等的支持。
图1.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干酪根组分
图2.机器学习方法预测干酪根类型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